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
【资料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平分了昼夜与春光,不太冷,也不太热,一切都是刚刚好。“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春分是一种平衡,更是一种意境,好似是一年中最微妙的日子,令人珍惜,却转瞬即逝。
春寒料峭后,正是春分暖意氤氲。扑面而来的暖风不仅暖透了人心,还托起了风筝,吹绿了草地,唤起了虫鸣,摇颤了花枝。春分时暖,三候如期而至:“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古人说“玄鸟司分”,燕子掌管着春分和秋分,它们归家筑巢正是春分的标志。春日阳气生发,阴气未散,阴阳相济,则雷电生。“雷公电母”也为春天的朝气蓬勃所鼓动,发出了春日里的一声声呐喊。
春日和暖,热闹的习俗也踏着春风翩然而至。古代皇家在这一天祭祀大明神,感谢太阳将温暖和光明带来人间,让大地生生不息。民间则在这一天挑选能言善唱的“春官”,挨家挨户送春牛图,说些不违农时的祝词,讨个吉利,以求春耕顺遂。娃娃们最爱踏青放风筝,在清新的芳草地撒欢儿奔跑,饿了有“春菜”“春汤”,正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春分万物以荣,花野烂漫。春分时节正值花朝节,“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为庆贺花神生日,赏花,即是这个时节应做之事。
仲春之月,海棠、梨花、木兰应时绽放,传达出这个时节最温柔的花意。素有“花中神仙”之称的海棠花姿潇洒,飘逸似锦,它们是春日里限定的浪漫,虽低垂着头,却似醉态,更显妩媚。“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千树万树,梨花繁盛,眺望谷中,满眼素净莹白,梨花就是这样,虽不如海棠娇艳,却让人有宛若仙境的缥缈感,安静宛若云中月。“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木兰身姿绰约,温润如玉,香气宜人。初开的它昂扬尖锐,如玉皇掷笔,落地生花,传达出有别于海棠、梨花的那种气宇不凡的花意。它开的热烈,败得干脆,让人陡生敬仰之感。
岁时春已半,人间正芬芳。春分的花或妩媚,或素净,或昂扬,千花千面,芬芳无限。
赏过立春的青绿,走过雨水的草绿,见过惊蛰的嫩绿,时光荏苒,来到了春分的翠绿。春分将春天的绿色一分为半,一半在山河,一半在大地。
春分的绿意以陶瓷之质承载再美不过,恰如山东博物馆藏唐代绿彩壶一般,器身满布绿色写意纹,交错排列,似山峦重叠,流畅随意。
图丨唐 绿彩壶 山东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认为“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即器用应崇尚自然,不宜装饰、修琢过多。这件绿彩壶白釉质地之上那斑驳灵动的一抹抹绿色,正如春分那生机勃发的绿意,唱响着自然之美,自由肆意地翱翔于天地之间。这种不加修饰的绿,反而成就了瓷器的本真之美。
图丨唐 绿彩壶(局部)
“春分之风似剪刀,裁出细叶绿涛涛。”
暖意萦心,花意解人,绿意畅怀
春分之美皆系于此间
愿你不负春光,不负今朝
细品春分带来的,那恰好的惬意!
温馨提示:
参观前请通过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预约。入馆请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配合测量体温,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聚集。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山东历史文化展”和“鲁王之宝——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因需全面改造提升,暂时关闭。“初心——山东革命历史文物展” 已撤展。其他展览正常开放。
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