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都卖光了,只能来厂里‘抢’购!”
(资料图片)
“端午节就想吃一口家乡的味道,所以开车过来买布依灰粽。”
……
布依灰粽蕴乡愁。临近端午,位于贞丰县轻工业园区的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胖四娘”)厂房热闹非凡。主体呈灰色的糯米馅料被工人飞快地包制成布依灰粽。除了手上功夫不停、正忙着制作粽子的四十多位工人外,这里还迎来了几位来自周边县市的食客。
“最近这段时间是卖灰粽最红火的时候,目前厂内的库存已全部销售完,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制作以供应市场。”从早上7:30到晚上11:30,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手脚不停,电话不断,“布依灰粽软糯鲜香,馅料丰富而不腻。市面上我们的灰粽已经销售一空,所以今天有好几位顾客专门开车来厂里买。”
2015年1月,“布依族糯食制作技艺”被纳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被称为“糯食之乡”的贞丰,当地群众尤爱糯制品。布依灰粽便是其一。
据了解,曾经贞丰布依群众上山务农前,会制作长约50厘米的灰粽,以此作为干活时的食品,因形似马腿,也被称为“马脚杆粑”。而灰粽刚开始也并不是灰色,据民间流传,务农人食用“灰粽”时,不小心将其掉落在为取暖点燃的糯谷稻草里,沾染了草木灰的“灰粽”口感更佳,香味更浓,缓解了腻味,保存时间也略有延长,因此,经过处理筛选的糯谷稻草灰成了“灰粽”的原料之一。
随着时代变迁,在贞丰手艺人代代传承下,布依灰粽从“为上山务农准备的食物”渐渐成了贞丰、贵州,乃至传向全国各地的美食。
在周俊记忆里,从小母亲陆朝英就在制作和售卖布依灰粽,在其家族,灰粽的制作手工艺如今已是五代传承。
“我母亲以前在贞丰大西门附近推着小推车卖糯食。”周俊回忆,因为母亲在家中排行第四,体形微胖,所以大家都称呼她“胖四妹”,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改称“胖四娘”,称母亲制作的粽子为“胖四娘灰粽”。
陆朝英摆摊时的旧照
制作“胖四娘灰粽”需要经过采摘清洗柊叶、挑选糯谷草芯、烧制草木灰、搓筛草木灰等14个步骤。由外及里的特色材料和制作工序让灰粽不仅是属于贞丰乡亲的家乡记忆,也成为名扬各地的美食。
“灰粽的糯米和部分原料将先经过搅拌炒制,使香气和味道通过高温浸透糯米,包粽子时则会使用柊叶和粽叶两种叶子,所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周俊介绍,“糯谷草芯烧成灰后,经过筛选和糯米、猪肉、板栗等成为灰粽的内容物,稻草又成为包裹灰粽的绳。布依灰粽是布依族祖辈农耕文化和智慧凝结的产物。”
经过多年积累和不断改进,2006年,陆朝英创办贞丰县胖四娘食品厂,2011年,周俊接手食品厂,成立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如今,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贞丰县糯食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我们公司日常长期工作有十余人,高峰期可提供百余个临时就业岗位。”周俊说,往年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其中粽子产值约10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粽子就已销售约1000万元,“现在我们的产品有60%通过线上销售往全国,40%主要在贵州线下销售。这离不开在外生活的老乡的带动。”
“我们希望通过布依灰粽和其他糯制品带动贞丰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带动更多人增收。”回忆过往,经历了水淹厂房、疫情影响,今年,周俊在贞丰县城附近启动了新厂房建设,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田旻佳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